小孩子为什么会喜欢绘画?看上去是一个有点傻兮兮的问题。但你别说,如果认真的去思考一下,没准儿还能看出一些道道,还真有些一时半会儿说不清的。对这个问题的回答,或许将获得非常有价值的信息。
《周易》中的《蒙卦》中是这样说的,“非我求蒙童,蒙童求我。”意思是说,教孩子这件事啊,不是我有求于蒙童,而是蒙童有求于我。你可别小看了这句话,这可是至少三千年前,我们老祖先明确的写在《周易》挂爻辞里面的。这句话道出教育这件事的精妙所在,孩子所喜爱的事物,往往是来自于儿童成长的内在需要。也就是说,这是有着本质、内在的、深层的需求。而孩子喜欢一样事物,除了情感上有所需求的特征外,更多的出于成长的内在动因。也就是遗传在我们基因当中的,与生俱来的内在需求。
儿童绘画被称之为“生命原始的动力”是本能的体现。这个关系不难理解,其实我们也经常能看见,例如男孩喜欢追逐奔跑,嬉戏打闹,而女孩子则喜欢舞蹈和抱娃娃。追逐奔跑的男孩是为了长大成为猎人和战士,抱娃娃的女孩是为了将来做一个好妈妈。而孩子们共同常见的爱好就是画画、唱歌和听故事。这绝不是偶然,这是人类从远古时期就积淀在我们基因里的内在需求。虽然今天的男人已经不再需要去打猎了,但恐怕这个基因,再过几百万年也不会改变。发育中的大脑,渴求一种能够满足这一成长需求的行为,儿童的绘画就是最恰当不过的选项。如果我们能有一个类似于测试CPU那样的跑分软件,来测试孩子画画时的大脑状态话,可以看到画画是他众多行为中,跑分最高的一项。按照约翰·杜威(John Dewey,1859-1952,美国哲学家,教育家,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)的观点: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,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。
人们往往习惯于司空见惯,也算是集体无意识吧,只有很少的人才会执着思考它的本质。在人类社会中“存在即合理”并不适用,追求真理的道路往往曲折而艰难。绘画,在中国自古以来都是被当做一项技能在传授的。晚清到民国,当然主要是民国时期,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绘画,这当中有很多很著名的人物,是他们把西方的绘画带到了中国。但真正让中国的绘画快速发展的是49年后向苏联的学习。他们是中华学习西画的先驱,值得敬仰,是他们的孜孜以求,让西画法在中国生根发芽。
貌似自然而然的事情,中国早期的儿童画教育,也就带有成人专业写实性绘画的痕迹。这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,因为西方儿童美术教育也是从写实性绘画当中走过来的。尽管杜威在民国初期的时候来过中国进行讲学,也带来了相对先进的理念,但鉴于当时的中国的国情,这一先进的教育思想,并没有在中国普遍开展传播。在那个急需国家建设人才的年代,围绕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,必然会被抛到了一边,注重的是精英选拔教育。改革开放后,中国人再一次重新认识西方,当中也就不乏对儿童教育重新认识。渐渐的诸多专家学者们开始认识到,儿童美术的教育与写实性绘画,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。只要看看中国的中小学美术教材,演变便一目了然,可以说,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也相信未来的结果一定的更加的美好,这都有赖于相关的学术专家的努力。但是,这种以写实性绘画为中心的教育方法仍然普遍的存在,历史的发展是有惯性的,看看书店里比比皆是的简笔画、儿童素描的参考书,各种形式的儿童素描班仍然大量的存在,不能不让人倍感揪心。希望能与更多有识之士一起,改变这一不合理的状态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