诚信与家长,授艺与儿童,传播知识与梦想!开始班次:课后班、周末班、假期班、成人班、高考班。 4岁以上儿童及中小学生均可报名。
宝宝绘画的奇特世界
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日期:2018-06-15 17:20:55
 
教育专家指出:常有些妈妈不知道自己的宝宝在画些什么,却一味地要求宝宝画些大人看得懂的东西,而忽略了宝宝自身的发展和需求,令宝宝在心灵上产生极大的挫败感。你愿意做这样的父母吗?您了解儿童美术与孩子身心发展的关系吗?想从绘画中了解宝宝的需求与想法吗?一起走进宝宝缤纷的绘画世界吧!
 
  孩子们天生就喜欢画画,因为绘画是宝宝的另外一种语言,这种语言也可称之为是孩子需求的表现。幼儿绘画与其生理需求有很大的关系,小眼睛所看到的,心理想要的,嘴巴会说出来,笔下会画出来。
 
  涂鸦阶段见端倪 培养自信第一步
 
  3岁以前的孩子,其绘画大多停留在“涂鸦”阶段。妈咪也许不知,1岁半的宝宝由于需要触摸及刺激感,会画出点状的图案,常可见到孩子握住彩色笔,就往自己的手臂、嘴唇上画,因而一些幼儿专家会告诉妈妈,此时多去触摸宝宝的手臂、嘴唇等部位,孩子可籍此触觉得到安全感。
 
  1岁半到两岁的孩子,绘画发展从“点”状逐步发展到“线”的阶段,包括直线与横线,也会有弧线状态产生。通常此时是孩子产生自我状态的阶段,往往从触觉感受到自我的存在,因而认知到自己与家人的存在,此时宝宝处于触碰环境的阶段,其所画出来的线条,大多是“来回”线条,是学习自我控制的开始。
 
  专家指出,孩子其“来回线条”的阶段并不会维持太长的时间,放开手由他去,孩子会有自信感。随着宝宝肢体活动逐渐发展,常常可以看到宝宝喜欢趴在床上,让小手臂在纸上画圈圈,因此产生了许多弧度的线条。一般来说,这个时期的孩子,很难将封闭空间的线条衔接住,但是有些发展得较快的孩子,可以做得到。
 
  两种不同的 宝宝绘画特质
 
  ·“视觉型”的宝宝
 
  所谓“视觉型”的宝宝,通常是以其眼睛所看到的景象为思考标准,这一类型的宝宝会无形中产生很多标准,此标准大多为父母所给予的标准,当其画出来的图象,受到许多“标准”的挫折之后,会使孩子丧失自信心,有些宝宝甚至会将完成的图像划掉、破坏掉,产生毁灭、报复的心理,因而延长其涂鸦期的阶段,造成孩子直到大班甚至一年级时绘画仍处于涂鸦阶段。(一般的孩子,大约在中班以后,即脱离了涂鸦期的阶段。)
 
  ·“触觉型”的宝宝
 
  “触觉型”的宝宝,通常比较情绪化,属于感觉性较强的孩子,往往是团体中老师无法控制、活泼好动的孩子,这类孩子绘画以发泄情绪为目的,相对而言,不容易将线条封闭,常常出现直的、尖锐的报复型直线条;或是因其快乐心情无法平静,而出现曲线型的线条。
 
 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,生活中“触觉型”的宝宝往往会遭到否定,而“视觉型”的宝宝很少受到质疑,常会受到种种保护,但相对地,其创意往往会受到阻碍。不论是“视觉型”孩子还是“触觉型”孩子都有其优、缺点,家长不必太过担心,因为宝宝并不会只属于“视觉型”或“触觉型”,只不过是有一定的倾向性而已,父母应该依据宝宝的特质,耐心培育才是,让宝宝快乐地在绘画中成长、感受、体验,才是最重要的。
 
  绘画天分个个有
 
  其实在专业绘画老师的眼里,孩子与孩子之间并没有天分的差别,只有孩子适不适合绘画的问题。只要是有需求的孩子,都有绘画的天分。至于适不适合绘画,是与教育环境有很大的关系,让宝宝对生活多一点感受,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绘画环境与机会。
 
  父母与宝宝分享画画时,尤其是需要一点技巧的,例如,不要一味地问宝宝:“你画的这是狗吗?”而是应该说:“哇!妈妈好笨啊,可以告诉我你画的 是什么吗?你教教妈妈吗?”父母要尽量拿出时间与宝宝分享绘画的乐趣,让宝宝尽情地表达内心的想法与需求。此外,当宝宝不敢放开画时,妈妈要及时鼓励:“我记得你上次画得很好啊∠∠∠∠∠”。总之,家长尽量不要过分要求孩子画直每一条线等等,以免孩子无形中产生画画的标准,或是觉得自己没有大人画得好而产生挫败感。让孩子放开手脚,做最棒的“自己”,使宝宝具有非单向的逻辑思考能力,让其想象力插上翅膀,尽情遨游。
 
  有必要上美术班吗
 
  现在孩子生长的环境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,过去以农为主的年代,生活步调很慢,可以有很多时间与心情去体验生活。现在的孩子,很少有玩泥土、观察大自然的环境,生活步调也非常快。孩子习惯快速与现成的玩具与游戏,不再重视人文与自然的体会,自然缺乏了对生活产生的需求,也无形之中扼杀了孩子天生爱画画的能力。如果父母本身给予孩子一个有助于美术学习的环境,并不见得一定要送孩子到美术班学习,但团体儿童美术班可以让孩子体验团体创作的乐趣。


-->
  • 官方微信